惠州: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提升
梧村河、三和涌等水质基本可达Ⅴ类水标准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方案》的要求,日前,市人大代表仲恺小组对仲恺区水污染整治情况进行视察。代表们前往马过渡河上游镇隆镇联溪村坳下桥和陈江河特育桥视察仲恺区与惠阳区跨界断面水质情况,到第七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现场视察项目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听取了市生态环境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关于水污染整治情况的汇报以及区农村工作局关于养殖场整治情况的汇报。
2019年是水污染防治攻坚年。仲恺区委、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把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当作政治任务和民生大事抓紧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历史旧账逐步还清、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和提升。
首先是高位统筹、狠抓落实。今年4月以来,仲恺高新区委书记吴献民主持召开了22次“全区环保重点工作推进会”,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各部门通力协作,合力治污,全力推进污染整治工作落实,成效明显。
其次是压实责任、积极奋战。各级各部门坚定全区“一盘棋”定调子,切实将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制定了潼湖流域水环境精准治理工作方案和整治任务清单,以水质达标为核心,大力开展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水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聚焦攻坚重点,破解问题困难,全力决战决胜。自7月份以来,省考断面已连续达标,梧村河、三和涌、社溪河、甲子河陈江段等河涌水质基本可达到Ⅴ类水标准,同比有明显改善。
新建管网154公里
水质达标的背后,是仲恺区凝心聚力、重点工程不断出彩的结晶。
据悉,今年仲恺高新区已新建约154公里管网,超出市下达任务要求的85.88%,对原建设的污水收集管网已清淤250.78公里、52401.14立方米,同步开展了部分修复工程,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90%以上;新建设的第七污水处理厂三期和陈江街道2号污水处理厂均于6月份动工,分别完成主体工程74%、12%,第七污水处理厂三期将于年底前建成。另外,在污水处理厂未建成、管网建成后未能纳入污水处理厂及管网未完善区域,则按照出水水质达到V类水标准要求,新建14座(规模约3.1万立方米/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均已通水,正调试运营。
据介绍,为了全面实现水污染防治,仲恺区推动清理水面、沿河违法建筑、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等“五清”行动全面落实。其中,全年已清理水面漂浮物约36.23万吨,覆盖河流面积约22.29万平方米,清理河床长度140.68公里,清理河道全覆盖,目前已进入常态化保洁阶段;200个入河排污口已完成199个销号;11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清淤,并形成常态化保洁制度;全区所有河涌均已完成沿河截污工程建设;清理沿河违法建筑116宗约27316.5平方米,清理沿河废品站184家,目前正规划清拆后复绿、围蔽、硬底化工作。
与此同时,仲恺区“洗楼行动”也在积极推进。目前已完成1156家企业雨污分流整改和13517栋建筑洗楼工作,有效解决雨污混排、污水直排问题。一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将餐饮业和洗车场纳入整治范畴。全区2164家需整改的餐饮业,现已完成1684家三级隔油池设置并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整改工作,完成率77.8%,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另一方面,对纳入管理的171家洗车场,关闭62家,109家全部按要求落实三级过滤和接入市管网的整改工作。
淘汰关闭重污染企业18家
为确保完成水质治理任务,仲恺区严格监管、依法从严执法力度空前。
今年已淘汰关闭重污染企业18家,减少污水排放量约300万立方米/年,另有1家年底前完成关闭工作,淘汰关闭数量是以往4年的总和。
记者了解到,截至11月13日,仲恺区出动环境监察人员12405人次,检查企业(污染源)2948家(处),立案163宗,罚款金额1847.5万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5宗,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4宗;991家“散乱污”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治;督促1043家企业落实雨污分流整改工作;同时,结合信访调处加大执法力度,今年以来累计共受理调处来电、来访及网络等信访投诉2056件,处理率100%。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理过程中,仲恺区突出省考赤岗桥断面整治、金钟和宏达水闸整治这两大重点,同时在断面达标加大举措。金钟和宏达水闸水质直接对淡水河水质产生影响,目前新建设的3座一体化设施(1050立方米/日)已投入运行,同时对两个水闸排水口进行封堵围坝,安装视频监控和利用液位感应器将污水抽入市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年底前誓保两个水闸“一滴污水不进入淡水河”。
一直以来,仲恺区受跨界污染影响较大,仲恺区主要领导主动出击,积极协调跨界区域开展污染整治工作,建立并落实了跨界流域污染整治长效管理和联动机制,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违法排污摸排和联合执法行动,情况不断向好,从今年的水质监测情况显示,跨界河涌水质有所改善。
建立污水管网维护管理长效机制
座谈中,代表们对仲恺区水污染整治工作成效表示肯定,同时也提出意见建议。邹伟华、杨黎、周辉红等代表建议,要建立污水管网维护管理长效机制,落实维护资金和管理队伍,确保污水管网长期有效发挥作用;要规划先行,提前做好污水处理设施布局;要加强日常监管,严查饮食行业污水直排行为,切实做到油水分离;要提升仲恺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满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需求;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水污染整治良好氛围。
钳颖杰表示,仲恺区高度重视水污染整治,以大的力度、高的投入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河涌清理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她建议要加强水污染整治的顶层设计,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要加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全民监督、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市直相关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健全完善跨界水污染整治的长效联动机制。“希望各级代表持续关注水污染整治,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
刘恒蓉表示,将会把代表们的意见建议融入到水污染整治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常抓不懈,持续改善水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更满意。
市人大代表钳颖杰:
仲恺区在水污染整治的力度是非常强的,管网铺设、清场、关闭散乱污和重污染企业做得非常到位;“三大攻坚战”环境整治力度和效果都是空前的;去年到今年,马上转变,污水截流明显。
建议一是市、县(区)要制定环境整治规划,规划至关重要,工业、生活片区的布点,希望在整体规划中明确出来;二是要全民参与,企业产生的固体垃圾要处理和跟进。要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各级监督作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监督作用;三是跨区域联动机制要加快完善。
市人大代表邹伟华:
仲恺区水污染整治成绩明显,效果显著,生态环境越来越改善。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现在建了许多的排污管网以及其他设施,需要有专门的资金及队伍进行日常运营维护,确保这些设施运作良好,长期发挥效益。需要根据人口、产业布局,提前做好环保规划,并且合理安排建设顺序,避免出现类似污水处理厂没有足够污水、或者排污管网建设好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够的情况。
市人大代表杨黎:
整体管网铺建后,后续要注意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持续监督和管理。比如在各生活楼宇和企业的排污口进行安装自动监测设施,否则后续又将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目前,仲恺的企业中在危废处理方面遇到瓶颈,因为有资质处理危废的企业太少,完全满足不了各企业处理量的需求。呼吁加强引入有资质的危废处理企业入驻,解决企业危废处理困难,减少隐形危害发生。(惠州日报记者杨敬贺 林丽娟 魏怡兰 通讯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