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黑臭水体

广州:黑臭河涌治理成效明显 委员点赞河湖长制落实到位

发布日期:2020-01-16 来源:南方新闻网
  2019年是广东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的第二年,也是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日前,由省政协主席王荣率队,省政协民主监督视察团来到广州南沙多个河段开展“我省落实河湖长制情况”实地监督视察。视察团现场察看潭州滘涌、蕉门河、凤凰湖的水质情况和两岸环境,向河长湖长们了解河湖治理工作情况。调研中发现,相关河涌在整治后已经告别黑臭、初步实现了水清岸绿,委员们纷纷点赞当地河湖长制工作落实有成效。
  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 碧道规划建设试点先行
  黑臭河涌治理是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中的一块“硬骨头”。潭州滘涌,曾经就是南沙区一条令人头疼的黑臭河涌。潭州滘涌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全长约3.6公里,西接潭州沥,东连大岗沥,是贯穿大岗镇中心城区的重要排涝通道。河涌河道平均宽度6米,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和村民侵占河道现象突出,水面最窄处仅2.5米。两岸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造成河涌水体常年黑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做好潭州滘涌消除黑臭工作,在各级河湖长的组织领导下,南沙区政府多个部门落实责任分工,系统推进综合整治工作,44天内全面完成“潭州滘涌流域联通、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房屋征收补偿、违建清理拆除的任务。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水环境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潭州滘涌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谈起河涌整治前后的变化,附近村民黄阿姨感慨道:“从前这里臭气冲天,大家经过都想走快两步。如今不仅没有了刺鼻的味道,两岸还变得绿草如茵,大家晚饭后可以来河边散步休息。这是我们以前没有想过的,期待以后能越来越好”。据了解,南沙区还将计划投资1.89亿元,用于拓宽河道、新建闸坝泵站、修建人行步道,还两岸居民水更清、岸更绿的美丽生态河涌,黄阿姨的愿望或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在大力整治黑臭水体的同时,南沙区还积极落实我省关于建设“万里碧道”的工作部署,选取凤凰湖2号湖和蕉门河作为试点,开展碧道试点建设工作。目前,试点河湖周边的滨水步道、景观节点等均已基本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成为群众休闲娱乐、鱼类栖息、鸟类觅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空间,也成为了南沙区靓丽的“城市客厅”。据南沙区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在蕉门河段的碧道建设工作中,南沙区多个部门集中力量清拆了两岸的烂船、窝棚和违章搭建,才得以把两岸碧道建设成如今看到的模样,“如今南沙吸引了很多高新科技公司到此落户,除了在政策条件、地理位置和科技领域发展前景,优美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了一项重要加分项”。
  实地走访感受真实变化 政协委员积极献言献策
  参加本次视察的省政协委员、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明,在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科学推进我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建议》的提案。他对记者表示,黑臭水体虽然表现在河里,但问题症结大多是在岸上,要进行系统性综合治理,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而河湖长制就是很好的尝试。“我建议能够把广州先进的治水经验推广开来,让其它地市启动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更加高效、经济、彻底。”李志明认为,加大社会监督、团结民间力量也是治理黑臭水体的重要一环。“本次民主监督视察团的成员里,既有各级政协委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干部,也有环保、住建方面的专家,大家实地调研、深入探讨,我认为这样的协商式民主监督很有价值,有助于推动各地对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
  “南沙区的这两个试点河涌从两岸布满住房商铺、水体黑臭到如今水质改善、居民游客能在碧道上散步,这一系列变化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广州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崔虹向记者介绍,目前广州市有很多政协委员同时担任着各级河(湖)长,她本人也是天河区深涌的河长,承担着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线任务。“大家在担任河湖长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民主监督和真抓实干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是政协力量在推动河湖长制落实工作过程中一个很大的亮点。”
  “不仅水质得到改善,全流域的生态、居住环境都得到很好的治理,让河涌不仅‘闻起来不臭’,还能‘看起来美观’,这是我在视察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净水公司副总经理伍志趼告诉记者,自从我省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以来,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明显感受到河涌治理初见成效。“我觉得广州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上取得的成效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不过水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程,建议要建立一种长远的机制,多部门继续加强深入合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另外,建议下一步在做好城市截污工作的同时,将农村的截污治理工程提到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全面推进河湖长制相关工作。”(记者 梁惠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