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我省去年完成148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像马陵河一样,全省很多黑臭水体都在“变身”。我省连续3年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纳入省政府十项民生实事,2019年是设区市和太湖流域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收官之年。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自2016年起,全省排查发现设区市和太湖流域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共458个,2018年底治理完成310个。2019年整治完成148个黑臭水体,基本实现13个设区市及太湖流域全部9个县城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目标。
生态修复,还民清水绿岸
“以前家里门窗不敢开,天一热河水散发的臭味很大,晚饭后都没什么人出来散步,不像现在,每天很多居民沿河闲逛。”镇江紫檀小区居民刘志彪望着家门口的凤凰河说,河道整治后,夏天可以听到青蛙叫,河面上还经常看到白鹭、小野鸭,小区房价也涨了不少。
“以前河中污染主要来自居民生活污水,2019年2月开始整治后,铺设282米管网,建1座截污井,整治1个排水口,确保小区污水都接入市政管网,对河道清淤后,又在岸坡种了13600平方米绿植。”镇江市润州区水利局工程科科长董永说。
我省大部分城市河道以硬质驳岸为主,生态净化能力较差,汇入污水后,因河道自身水循环动力不足,很容易变为黑臭水体。此轮整治中,各地在河道生态修复上下功夫。镇江一夜河整治前,两岸有大量违建和城中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整治与城中村拆迁同步展开,河道清淤、绿化修复后,在河流东侧建设初期雨水处理设施。“刚落到地面的初期雨水会裹挟道路和管道等处的沉积物入河,现在雨水经设施初步净化后,再经过两块长着挺水植物的湿地再次净化,保证入河水质达标。”项目建设方光大海绵城市发展镇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瑜说,一夜河是断头河,为解决河水动力不足问题,他们还从镇江京口污水处理厂引入中水,每周让河水循环一次。
城水同治,确保不返黑不返臭
“黑臭水体现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要让水体在水质改善后不再返黑返臭,关键需在消除岸上污染源上下功夫。”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浩东说。
宿迁市住建局排水处工作人员赵杰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开始,马陵河陆续整治过7次,但都没有彻底解决黑臭问题。此次整治重点转向岸上污染源,完善整个片区管网配套,提升污水收集能力,新建3座初期雨水调蓄池。结合城市发展,推进两岸棚户区改造,退地还河、退地还绿,改造28个小区,新建雨污管网超过28公里,棚户区征迁3.66万平方米。
“河流要长治久清,城市整体治理需跟上。整治河道的同时,小区、道路甚至公厕改造等都要同步建设,从源头减少河流污染。”宿迁市住建局副局长叶兴成说,马陵河整治完成两年多来,河水稳定达到景观IV类水质,河流生态自然形成,城市老城区也随之更新,展现出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新景象。
紧抓污染源“牛鼻子”,是确保河流长治久清的关键。常州市实行“大分流、小截流”,主城区消灭781个市河排污口,沿河新建72座截流泵站和42公里截流管渠,完成93个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接管502家企事业单位污水,从根本上控制入河污染源。苏州市规范企业排水,地毯式排查中心城区洗车场、餐饮类单位、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污水排放行为,对发现问题的600余家单位全部完成整治并纳入许可管理,并率先推进城镇污水厂接纳工业废水规范化管理工作,消除监管盲点。
补齐短板,让河流永葆“新生”
很多黑臭水体就在居民房前屋后,整治是否有效果,居民最有切身感受。我省在黑臭水体治理效果评判过程中,不仅实施水质监测,还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只有两项指标都达到要求,才能算消除黑臭。对于满意度低于60%的水体,必须重新“回炉”整治。同时,要求各地定期向社会公开黑臭水体治理实施计划、治理进展和责任人,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
确保河水长清,长效管理尤为重要。为巩固和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我省组织开展已完成整治水体的“回头看”,不定期开展水体水质抽检,指导各地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日常巡查与管理,对工业污水超标排入、侵占蓝线建设或垦种、抛撒垃圾等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如宿迁市在25处整治完的水体上设置监测点,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建立“管网、道路、绿化、垃圾、河道”五位一体管护模式,组建由住建、生态环境、城管、水利等多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队伍,守护清水绿岸。
为让河流永葆“新生”,我省还将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处理相结合,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效能。目前正加快推进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抓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网排查与修复改造,强化工业企业和小散乱排水户污水排放管理等。到2021年底,全省设区市建成区将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较2018年提高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