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海绵城市

建设海绵城市,贵阳未来拟新增投资105亿元

发布日期:2020-01-19 来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
  近日,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贵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2019—2025年)》公示。该规划的编制完成,是为加快推进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对贵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指导意义,也是解决贵阳市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问题的新思路。
  现状:海绵设施建设标准偏低
  据悉,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贵阳市2016年启动编制《贵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2017年9月获得贵阳市政府批复,为推进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管控依据和支撑。
  通过对近30年的降雨量分析,贵阳市多年全市年平均降雨量1095.7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80%,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南部多于北部,中心城区降雨量丰富。2017年年平均降水量1109.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2%。
  贵阳市中心城区分属南明河、猫跳河、涟江三个流域。南明河流域:南明河、鱼梁河、市西河、小黄河、小湾河等;猫跳河流域:麦架河、南门河、麦西河、挡岩河;涟江流域:思丫河、翁岗河、青岩河等。
  而贵阳市的主壤可分为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及沼泽土等七类,中心城区的土壤类型有黄壤、石灰土、水稻土和少量紫色土。
  2016年以来,按照国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贵阳市结合“千园之城”、水环境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新建改建道路、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建设,逐步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已建成的海绵设施有公园,道路、小区、河流等4大类共56项,现状已建成海绵规模约19.21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已建成9条海绵河道,建设面积合计4.923平方公里;已建成19座海绵公园;建设面积合计9.13平方公里;已建成12条海绵道路,建设面积合计0.894平方公里;已建成海绵小区16座,建设面积合计4.27平方公里。    按照国家考核和专项规划要求,2020年贵阳市建成区20%区域(约76平方公里)需要完成海绵城市达标考核,目前贵阳市仅完成部分海绵公园、小区、道路、河道等建设,已建面积总计为19.21平方公里,占已建城区面积5.1%,与20%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已经实施的海绵设施建设标准偏低,与国家考核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规划:5年建成总面积超150平方千米
  贵阳市全力建设以公平共享为目标的创新型中心城市、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切实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制定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以指导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
  规划公示文件指出,此次规划的总体目标为:贵阳建成具有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特点的“生态海绵”、“山地海绵”、“绿色海绵”、“智慧海绵”的海绵城市。
  贵阳市规划在“千园之城”建设、水环境和城市内涝治理、居住小区建设和改造以及城市道路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打造海绵型示范公园、生态景观示范河道、海绵型示范小区、海绵型示范道路,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要求。
  近期(至2020年)建设内容为新建及改造海绵型建筑与小区25座、海绵型道路19条、海绵型公园23座、海绵河道8条。至2020年,建成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共43座、海绵型道路31条、海绵型公园42座、海绵河道15条。
  投资估算方面,规划至2020年,贵阳市海绵城市建成总面积为80.96平方千米,其中:现状海绵建设面积为19.21平方千米,改造海绵建设面积2.54平方千米,新增海绵建设面积61.74平方千米,2019-2020年新增总投资约109.8亿元。
  至2025年,贵阳市海绵城市建成总面积为150.67平方千米,2021年~2025年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约69.71平方千米,新增投资约104.57亿元。重点项目库包括白云区、观山湖区、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等10个区域。
  远期(2030年),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和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水平、运营水平和管理制度,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要求,将贵阳市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喀斯特山地特色海绵城市典范。
  记者 兰荣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