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项目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案例 > 项目搜索

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工程

  一、项目基本情况和建设目的
  竹排江上游药用植物园段治理前河道沿岸脏乱,垃圾堆放及施工弃土挤占河道、行洪不畅,沿河排污口四十个,水质恶劣。通过采取河道治理、截污治污、河道补水、景观环境、海绵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彻底改变药用植物园段河道及其周边的环境状况,达到五十年一遇行洪标准、河道水质还清、两岸环境美化的“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工程目标。同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落实投融资体制新举措,在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率先建设示范工程。
  二、建设范围
  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发源于南宁市东北郊高峰岭的高峰水库,河水自北向南流经兴宁区三塘镇路东村留肖坡、路东村柳杨坡、南宁市路东养猪场、路东村官塘坡、广西畜牧研究所、三塘镇降桥村降桥坡、广西药用植物园、兴宁区民生街道将桥社区、青秀区建政街道茅桥社区和建政街道长堽村,于茅桥路以西约 100m处汇入竹排江干流。竹排江支流昆仑大道方向至金桥客运站河段河道流经兴宁区三塘镇降桥村那荷坡、二塘坡和六安坡,于广西药用植物园内汇入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干流。本次河道治理范围是环城高速路至长堽路铁路桥河段,其中主河道长5.135km,支流河道长1.215km总长约6.35km。
  三、河道整治工程
  北起环城高速路,南至茅桥湖北岸,穿昆仑大道、药用植物园、厢竹大道、长罡路、湘桂铁路。主河道长5.135km,支流河道长1.215km,全长6.35km。
  行洪设计标准为P=2%。主要包括堤防护岸工程、清淤工程、溢流坝及水闸工程等。
  四、河道截污工程
  结合河道整治及现况排污口的分布情况,沿河道两岸铺设污水截流管,完善管网收集系统,将污水最大限度地进行收集。对现况排污口进行截流,收集污水及初期雨水,保证治理流域范围内污水及初期雨水不直排河道。
  本河道截污工程设计,沿河道两岸绿化带或游步道底下铺设污水管,以昆仑大道为界,具体分为两段:那考河(昆仑大道以北段)、那考河(昆仑大道以南段)污水管。
  截流的污水通过截污管送入拟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对河道进行补水。
  五、河道补水工程
  为保障河道生态基流量,监控断面2、3、4最小流量不得小于同点位、同水文期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0%,截流的污水经处理后,回灌河道的水量不小于处理污水量的80%,河道总补水规模为5万m3/d。
  六、沿岸景观工程
  本景观工程整治范围:竹排江上游药用植物园段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南起规划的茅桥湖北岸,穿湘桂铁路、长罡路、厢竹大道、药用药用植物园、昆仑大道,北至环城高速路。治理主河道长5.135km,支流河道1.215km,全长6.35km。河道治理工程红线按照河道淹没控制线范围及环境治理需要划定,宽度约为50~350m不等,项目用地78.8ha,景观用地28.9ha。
  沿岸景观工程植物景观规划分为滨水香花植物观赏区、科普植物观赏区、湿地植物观赏区等三大区域。
  本项目以水质改善与保障为核心目标,实现“水清岸绿、循环畅通、生态健康、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环境,将那考河打造成有活力、充满生机、美丽的河。在水质改善和生境恢复的基础上,治理区段将成建一个封闭管理、免费游览的生态公园,突出生态、运动、休闲的主题。
  七、污水厂建设工程
  那考河污水处理厂选址位于那考河河道上游北侧(左岸)与环城高速乍道之间的规划河道红线范围内。建设规模为5万m3/d,占地2.60公顷,主体为 MBR工艺。该工艺目前在国内属于较为先进的再生水技术,具有出水水质优质稳定、占地面积小、可高效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的先进技术。出水水质要求为: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氨氮(NH3-N)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其它指标不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污水进入厂区首先经一道中粗格栅初步去除污水中较大漂浮物;然后进入进水泵房,污水经提升后进入到网板式细格栅,进一步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特别是丝状、带状漂浮物;然后进入曝气沉沙池,将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再经膜格栅处理后进入一体化MBR池,完成有机物、N、P及SS等污染物的去除,在生物池中间好氧段的起点前投加除磷药剂进行化学除磷;为确保再生水出水总氮达标,在生物池补充碳源。MBR池出水进入紫外消毒渠消毒后经巴氏计量槽自流至厂外河道湿地,经湿地再次净化后,作为那考河河道补水水源。
  八、海绵城市示范工程
  本工程主要从四方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一是通过河道断面改造与生态建设,恢复和改善那考河天然水系结构和生态系统,增强了河道行洪排涝能力;二是那考河沿岸景观带内系统性的设置了大量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植草沟、透水路面等海绵城市设施;三是那考河沿线各溢流排水口因地制宜的设置了稳定塘、旋流沉砂器等调蓄净化设施,尽可能的保证溢流雨水净化处理后方可入河;四是配套建设了海绵城市设施信息监控系统。
  九、运行成效
  那考河项目综合整治后,河道水质持续改善,主要水质指标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部分指标达Ⅱ至Ⅲ类。区域生态物种得到改善,动植物种类持续增加。水土流失现象得以控制,降雨水体面源污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河道行洪能力提升,有效降低河道流域服务范围内雨季内涝情况的发生,运营以来,未接到降雨积水点相关投诉。项目绿化覆盖率51.92%(不含水面面积),流域内绿化覆盖率得到增加,有效提升空气净化效果及周边居民生态环境质量,同时,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带动周边水经济发展。
  目前项目区域污水收集率达到80%以上,同时,达到100%的污水处理效率。本项目区域内管网现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整治后内涝防治标准达标比例为100%,区域内合流制管网截流倍数为2.0,旱季无污废水直排入河,无污水井冒溢现象,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

  图1 那考河再生水厂工艺流程图

  图2 那考河再生水厂平面示意图




  图3 工程照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