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市三大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
开启通水阀、启动进水泵,气势磅礴的流水从高效沉淀池急冲而下……10月31日,两个地点同一个“动作”,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王家山污水处理厂均如期完成提标改造,顺利转入通水试运行阶段。加上10月上旬已完成提标改造顺利通水的马鞍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一个个治污利器正筑起坚实屏障,以还水流域“清白之身”。
运转“超负荷”提标扩建迫在眉睫
红色砖墙、水泥池面,走进王家山污水处理厂,处处透着岁月痕迹。“它是我市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国中水务集团总裁丁宏伟介绍说,王家山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93年,扩建于2007年,承担着王家山、青松、跃进、东苑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污水处理。
虽有光辉历史,王家山污水处理厂也面临着发展的阵痛。“日处理能力只有6万吨,设计出水指标只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类排放标准。”丁宏伟表示,随着城市扩建和人口提升,王家山污水处理厂渐渐无法满足处理需求,进入超负荷运转。
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该厂位于宁芜铁路以西、205国道以东的雨山河边,2004年12月9日建成投产,服务面积近2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40万人。“不仅处理能力和标准满足不了实际需要,还因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造成峰水期超量污水溢流进入雨山河,最终流入长江。”市住建局市政处副主任张伟说。
与此同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敲定,全省上下在长江安徽段全面展开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专项攻坚行动。其中,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位列其中,要求确保在2020年底前应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特别是长江干流及主要沿线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必须按照一级A排放标准设计建设,对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使出厂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决不能让污水处理厂成为水环境新的污染源。”王家山污水处理厂、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马鞍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等被贴上“不达标”的标签,提标扩建已刻不容缓。
集体“动手术”项目建设开足马力
三大污水处理厂集体“动手术”进行扩建和提标改造,这不是多净化几遍的简单过程,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需要“大换血”。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需在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基础上再扩建3.5万吨,王家山污水处理厂和马鞍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都需根据新的处理工艺新建中间提升泵房及高效沉淀池、纤维束滤池等一系列工程。“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是硬性目标,10月底完工则是时间‘红线’。”张伟说。
为此,各项目建设、施工和监理等各个责任主体同心协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不断加快工程进度。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工程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集团展开了大干150天的劳动竞赛活动,300多名管理及作业人员分为三个班次,实行24小时连续作业,在晴好天气时大干快上,雨天时在工棚内巧干不歇。市住建局采取领导负责制,每周数次前往项目现场调度,并调配人员坚守施工一线,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半年时间里,项目进展“一天一个样”,三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陆续在10月完工,顺利通水试运行。其中,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成功扩建,日处理能力达到13.5万吨;王家山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扩大,北至天然河,南至雨山路,东以天宝路为界,西以宁芜铁路、花山路、佳山路为界,服务面积约18.4平方公里;马鞍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水质由原来的一级B跨过一级A,跃升到准四类水标准。
采用“新工艺”污水处理重获新生
不见污水横流,不闻臭气熏天,扩建后的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犹如大花园。臭烘烘的污水是如何在这样的地方变成清水?据中铁一局总经理李晓峰介绍,项目采取的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环保技术,污水先后进入曝气沉砂池、多级多段AO池、终沉池、深度处理车间、巴氏计量渠等,经过十多道工序处理,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后,最终流入雨山河段。“出水口的监控点一旦发现排放水质不合格,立即就能发出警报。”李晓峰说。
王家山污水处理厂采用“MBBR氧化沟改造+高效沉淀池+纤维束滤池+消毒接触池”技术,让污水“洗澡”后流入慈湖河;马鞍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顺着反硝化深床滤池、消毒池倾泻而下,排入采石河注入长江。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污水设备处理后的水,水质澄澈,无异味,肉眼看与普通自来水并无区别。
“经过新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标准大幅提升,其中COD、总氮、悬浮物等关键指标均可在现有基础上降低30%以上,不仅达到排放入内河标准,还可以用于花木浇灌、补充河道景观用水等。”马鞍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厂长吴民表示,提标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正充分发挥“过滤器”功能,成为水环境保护的一道“闸门”,全力保障全市水生态环境。
运转“超负荷”提标扩建迫在眉睫
红色砖墙、水泥池面,走进王家山污水处理厂,处处透着岁月痕迹。“它是我市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国中水务集团总裁丁宏伟介绍说,王家山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93年,扩建于2007年,承担着王家山、青松、跃进、东苑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污水处理。
虽有光辉历史,王家山污水处理厂也面临着发展的阵痛。“日处理能力只有6万吨,设计出水指标只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类排放标准。”丁宏伟表示,随着城市扩建和人口提升,王家山污水处理厂渐渐无法满足处理需求,进入超负荷运转。
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该厂位于宁芜铁路以西、205国道以东的雨山河边,2004年12月9日建成投产,服务面积近2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40万人。“不仅处理能力和标准满足不了实际需要,还因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造成峰水期超量污水溢流进入雨山河,最终流入长江。”市住建局市政处副主任张伟说。
与此同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敲定,全省上下在长江安徽段全面展开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专项攻坚行动。其中,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位列其中,要求确保在2020年底前应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特别是长江干流及主要沿线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必须按照一级A排放标准设计建设,对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使出厂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决不能让污水处理厂成为水环境新的污染源。”王家山污水处理厂、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马鞍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等被贴上“不达标”的标签,提标扩建已刻不容缓。
集体“动手术”项目建设开足马力
三大污水处理厂集体“动手术”进行扩建和提标改造,这不是多净化几遍的简单过程,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需要“大换血”。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需在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基础上再扩建3.5万吨,王家山污水处理厂和马鞍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都需根据新的处理工艺新建中间提升泵房及高效沉淀池、纤维束滤池等一系列工程。“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是硬性目标,10月底完工则是时间‘红线’。”张伟说。
为此,各项目建设、施工和监理等各个责任主体同心协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不断加快工程进度。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工程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集团展开了大干150天的劳动竞赛活动,300多名管理及作业人员分为三个班次,实行24小时连续作业,在晴好天气时大干快上,雨天时在工棚内巧干不歇。市住建局采取领导负责制,每周数次前往项目现场调度,并调配人员坚守施工一线,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半年时间里,项目进展“一天一个样”,三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陆续在10月完工,顺利通水试运行。其中,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成功扩建,日处理能力达到13.5万吨;王家山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扩大,北至天然河,南至雨山路,东以天宝路为界,西以宁芜铁路、花山路、佳山路为界,服务面积约18.4平方公里;马鞍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水质由原来的一级B跨过一级A,跃升到准四类水标准。
采用“新工艺”污水处理重获新生
不见污水横流,不闻臭气熏天,扩建后的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犹如大花园。臭烘烘的污水是如何在这样的地方变成清水?据中铁一局总经理李晓峰介绍,项目采取的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环保技术,污水先后进入曝气沉砂池、多级多段AO池、终沉池、深度处理车间、巴氏计量渠等,经过十多道工序处理,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后,最终流入雨山河段。“出水口的监控点一旦发现排放水质不合格,立即就能发出警报。”李晓峰说。
王家山污水处理厂采用“MBBR氧化沟改造+高效沉淀池+纤维束滤池+消毒接触池”技术,让污水“洗澡”后流入慈湖河;马鞍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顺着反硝化深床滤池、消毒池倾泻而下,排入采石河注入长江。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污水设备处理后的水,水质澄澈,无异味,肉眼看与普通自来水并无区别。
“经过新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标准大幅提升,其中COD、总氮、悬浮物等关键指标均可在现有基础上降低30%以上,不仅达到排放入内河标准,还可以用于花木浇灌、补充河道景观用水等。”马鞍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厂长吴民表示,提标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正充分发挥“过滤器”功能,成为水环境保护的一道“闸门”,全力保障全市水生态环境。
记者 邓婷婷 刘挺 通讯员 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