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杭州完成农村污水处理三千个终端提升改造 55万村民受益

发布日期:2019-11-02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好农村污水提升改造,就是抓好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一环。
  十年前,杭州以“两山理念”“八八战略”为引领,以整村或整片推进的方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设施,逐步实现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十年后,杭州将“提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600个行政村,新增受益人口50万”的目标任务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水清、无味、点绿、景美”的农村污水处理八字方针,成为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力。
  9月底,随着今年农村污水处理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市农村环境得到显著提升,一个个“颜值”功能兼具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在全市遍地开花,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也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民生获得感。
  即日起,杭州日报联合市建委推出“办好民生实事 守好绿水青山 全市农村污水提升改造特别报道”,记者走上村间垄头,与基层干部、村民百姓畅谈全市农村污水治理成效体会,全面展现农村污水处理工作中的“杭州成果”和“杭州经验”。
  “这是污水处理设施?远看还以为是你们村里打造的景观呢。”
  “这处理完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旁边的鱼池和稻田,比城里还牛啊……”
  如今,桐庐环溪村溪边民宿的主人周明珍,经常能够听到住店的客人,指着她家门口的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如此赞叹。
  “村里有50多家民宿,从前污水处理能力不足,下水道经常堵塞,不少地方还会冒着臭气。”周明珍告诉记者,如今像她家门前这样的污水处理设施,环溪村一共打造了9个,这次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之后,村里的溪水变得更加清澈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提升改造量大面广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是提升农村水环境的题中之义、必由之路,是农村治理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一环。”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像周明珍家门前的这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杭州今年一共完成了3000个,覆盖超过600个行政村,55万余群众直接受益。
  深化“千万工程” 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对于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杭州已有长达十年的“久久之功。”
  “早在2009年,杭州便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为载体,采取以整村或整片推进的方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设施,逐步实现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回忆说,在2015年底,全市8个区县市131个乡镇1722行政村建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行政村全覆盖。
  与此同时,“杭州逐步建立了县级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以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至2018年,杭州在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省级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桐庐还于2015年被住建部授予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这充分说明杭州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的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作出了了不起的成绩。”
  通过将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提升改造工作与美丽乡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饮用水提标达标、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工作通盘考虑、统筹实施,杭州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抓好农村污水治理、守护绿水青山的道路上,杭州的脚步越来越快。
  今年以来,随着“提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600个行政村,新增受益人口50万”的目标任务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市建委第一时间召开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工作现场推进会,将纳入2019年民生实事提升改造工作的3000个终端设施一一分解到乡镇街道、明确到每个终端,并建立了详细的提升改造任务清单和时间计划。
  “截至9月底,全市201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已全面完成。”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中全年开工任务,由600个行政村扩大到701个行政村,完成率117%;新增受益人口55.19万,完成率达110%。
  守护绿水青山 助力乡村振兴
  改造的成效,也已经跃然纸上。
  如今,萧山区美丽乡村凤凰坞村村民董大伯,每每碰到对村里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中心露出好奇目光的亲朋好友及市民游客,总会热情地介绍起来:“你看着这片地方是个公园吧,其实我们的生活污水都会在这个透明承重玻璃覆盖的‘地下水窖’处理后,再排到旁边的田里。”
  随着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在各个乡村全面开花,许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仅改善了广大农村的人居环境,成为村民心头引以为豪的“宝贝”,更成为美丽乡村一道独特的“景观”,为乡村发展美丽经济提供强大基础保障。
  在位于国家4A级景区临安大明山风景区脚下的临安区清凉峰镇白果村,每到旅游旺季,产生的生活污水达500吨,远超该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终端处理能力。
  今年以来,随着临安区将白果村4处终端的进水统一接至新建污水处理终端进行处理,该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达到600吨/日,出水水质也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现在村里的污水处理设施提升了,我们村的生态环境也更好了,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5000名游客,处理生活污水毫无压力,我们发展乡村旅游也可以甩开膀子加油干了。”该村干部兴奋地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在全面实现“水清、无味、点绿、景美”的农村污水治理成效基础上,杭州还结合提升改造工作和“智慧村镇”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探索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智慧监管平台。
  “我们要求处理规模30 t/d及以上的终端全部配备信息监管设施,将设施设备工况信号、流量等实时视频信号传送到监管平台,并通过智慧决策系统来分析判断处理设施是否出现异常,一旦出现异常,便会发出信号提醒运维监管人员,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可监控、可预警。”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将结合互联网等技术优势,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改造、运营维护全寿命周期管理,进一步满足村民对美好品质生活的向往,努力做到农村污水处理民生实事项目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双满意,为杭州城乡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宜居环境不断输出“杭州样板”“杭州经验”。
  下一步,根据《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实施方案》,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市日处理设计规模3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标准化运维,成为全国首个达到此项标准的城市;到2020年,杭州将基本实现农村污水处理水质达标、设施完好、功能齐全、环境优美。
  在全国率先走出了农村污水治理的“杭州经验”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李军
  2018年,杭州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市近9000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调研和问题诊断,列出了问题清单,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实施方案”。同时,杭州还出台了全国首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技术指南”,统一了技术标准,通过高标准指导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并以打造示范工程,鼓励引导全市农村污水项目实施设施标准化运行维护和信息化管理。
  特别是今年以来,农村污水提升改造被列入杭州市民生实事,市建委坚持“水清、无味、点绿、景美”的八字工作方针,通过规划引领、试点先行、服务指导的方式,精准施策,多举措全力推进全市农村污水提升改造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走出了农村污水治理的“杭州经验”。特别是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的大背景下,杭州农村污水治理的经验和模式,值得向全省、全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推广。(杭州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