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打造“高颜值”水生态 北京延庆释放节水护水新活力

发布日期:2019-10-31 来源:新华网
  作为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区,延庆的水生态文明一直是首都发展的重要考量。伴随世园会和冬奥会落户延庆,区内水生态治理、优化有了更高标准。在创建节水型区的过程中,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打造“高颜值”水生态环境,成为延庆发展的首要课题。
  城市再生水利用让节水护水展现新思路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城市治水的重要一环,如果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让再生水发挥出更多潜能,城市节水也会事半功倍。这也正是延庆城西再生水厂一直努力的方向。
  与人们印象中的污水处理厂不同,延庆城西再生水厂采用作业流程半地下的模式,群众在厂区看不到污水处理需要的管网线路、净化窖池等设备,取而代之的是优美的园区景观和处处绿植生长的清新环境。
  据该厂副总经理王国荣介绍,整个水厂的设计日处理能力6万吨,服务范围覆盖延庆城区、世园会及周边区域。在技术上,整个污水处理均采用节能降耗的高科技材料,处理的再生水水质优良。
  记者在探访中了解到,这座水厂处理后的再生水,不仅全面供应世园会园区,也为区内多个机构供应再生水。不仅如此,城区内的多处景观、绿地灌溉,周边湿地保护区等,也均采用延庆城西再生水厂处理后的优质再生水。“我们园区的所有绿植,都是用我们的再生水浇灌,节水,我们要自己先做起来,做好。”王国荣告诉记者。
  延庆城西再生水厂是延庆完善城市再生水利用工程的一个生动缩影。记者了解到,包括城西再生水厂在内,目前城区南部再生水管线已经实现全覆盖,乡镇8座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已全部建成,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再生水的水源保障。下一步,延庆将继续加大再生水利用,减少新水的使用。
  雨水利用工程实现“无处不节水、无处不海绵”
  地下水资源涵养是水生态保护的题中之义,优先使用地表水,逐步置换地下水,加大对雨水的高效利用成为延庆调整用水结构、挖掘节水潜力的重要方向。
  记者了解到,截至到目前,延庆共建设世园园区内、白河堡水库管理处、区水务局、广电中心等50处集雨利用工程,特别是在世园会、冬奥会园区内,实现了“无处不节水、无处不海绵”的循环、高效新理念。
  在今年北京世园会的所有场馆中,公众对国际馆的94朵顶盖“花伞”印象深刻。据介绍,世园会场馆全部配套建设了节水设施,这94朵“花伞”就是通过平缓的造型和单元组合的几何设计手法,进行雨水收集,收集的雨水再次利用于园区绿化灌溉等工作。
  延庆第三中学在雨水高效利用上取得的成绩同样令人惊叹。据学校副校长晏伟介绍,2011年,学校建设使用渗水地砖,建渗水井20余处,进行雨水回渗。2012年,学校在中心花坛建了两个48立方米的“集雨水窖”,绿植浇灌、观赏水池用水完全实现靠雨水供应;2013年,学校建成北教学楼西侧阳台空中菜园,改造安装楼顶雨漏管,使雨水收集到合计8立方米的3个雨水集水箱中,用于灌溉天台的植物;2014年又在尚美厅屋顶花园建设工程中安装3立方米的集雨水箱,收集屋顶雨水用于蔬菜种植灌溉。
  记者了解到,通过雨水利用装置和其他相应的节水举措,第三中学的年用水量从2011年的两万多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六千多立方米,在节水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升级改造节水技术、器具 节水效率显著提高
  生产、生活用水的总量控制,是实现节水的有效方式。这一点,在延庆区的农业生产、企业用水上体现得鲜明严格。
  在农业方面,延庆区加大退耕还林,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型、高效节水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节水潜力和生态功能,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体系。区内的万达果园、绿富隆、沃沃果园等22个入园企业,完成了高效节水改造升级,全区25.26万亩农田均采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去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737,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在永宁镇孔化营村,记者看到2000多亩露地菜田已全部使用滴灌技术进行作业。
  在区内的北京环都拓普空调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节水器具的全覆盖。据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闫妍介绍,目前环都公司主要用水为生活用水,涉及员工食堂、宿舍及办公楼洗手间用水。“我们严格执行用水管理责任制,严肃治理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力争把‘节约用水’落实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
  记者了解到,在全面推广高效节水器具上,延庆也不遗余力。2016年换装高效节水型花洒5590套;2017年推广高效节水器具7695套;2018年推广高效节水器具5000套,城区节水器具基本实现全覆盖。
  用水总量得到控制,用水效率显著提升。毫无疑问,延庆以生态立区,在节水型区的创建上,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记者 王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