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红色记忆】水厂与爱国公约

发布日期:2021-05-15 来源:江苏水协
  
  编者按 南京水务集团迄今已走过了92年的风雨历程,在这92年里,集团在党的领导下,奋勇拼搏,砥砺前行,取得了一项项的成绩;南水人也将红色基因铭刻在自己的血脉里,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望历史的天空,探访那过往的红色记忆,重温南水人的故事。
  红色记忆
  党支部领导职工签订爱国公约
  劳模带头做号召
  1951年6月1日,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军属的号召》。
  在国家发出了签订爱国公约的号召后,水厂的38个工会小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纷纷签订了爱国公约。在修订爱国公约的时候,恰逢水厂的劳动模范陈德华要前往北京开会,他在临行前的欢送大会上号召道:“同志们,我们要一起拥护国家,响应国家的号召,签订爱国公约。但是我们不能只签约,我们还要一起搞好生产,互相竞争,争做劳模,以后大家一起去见毛主席!”在陈德华的号召下,水厂内掀起了生产竞赛、互相学习进步的热潮。
  
  陈德华
  你追我赶互相指导
  在签订爱国公约之前,北河口水厂只有陈德华所在的小组愿意参加生产竞赛,他们向最早以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全国劳模班组马恒昌小组进行了挑战,而到了水厂签订公约后,有12个小组参加了生产竞赛,并有20多个小组正在准备参加竞赛。竞赛热潮的出现,让水厂的各个工作小组普遍提高了生产和工作效率,各小组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各组之间也纷纷互相分享技术经验也成为了一种常态,机工陈仲豪教会了4名司机简单的修理技术,陈德华小组从2人会使用车床增加到了9人,焊工吴玉田经过学习,从以往每个月修表18只增加到了每个月修表60只。
  爱国热情日益高涨
  除此之外,水厂职工的思想也有很大的转变。每天只要《新华日报》一送到水厂,大家就纷纷抢着翻阅,有的时候一个人读报,旁边甚至围了一圈人,读报成为了当时职工的习惯。在这种环境下,职工的爱国热情日益高涨,主人翁精神愈发明显。比如清水机室的老工人金凤坡,他儿子以前说自己想去当人民解放军,守卫国家的时候,他多方阻挠,坚决不肯同意,搞得父子两非常不愉快。在签约后,经过环境的熏陶,他转变了思想,认为当兵为国效力是光荣的,他不但送了大儿子去当兵,还把二儿子也送到军事院校,他说道:“多亏了你们,我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在我的两个儿子在前线巩固国防,我就要在后方努力生产支持他们,做好他们的后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