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水周 守护漠阳碧水
发布日期:2021-03-31
来源:广东水协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随着城市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如何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成为了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着力保障水安全,市水务集团近年来致力水务设施建设、管网铺设、运营创新、污水处理等建设发展,发挥每一滴水的最大经济效能、社会效能。
借此“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阳江市水务集团,了解更多阳江供水生产与污水处理资讯。
【聚焦中国水周 守护漠阳碧水】系列①——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供水需求
阳江水务集团从建厂至今,历经52年发展历程,城市自来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阳江奋力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图为:阳江早期水厂供水设施)
1969年,原阳江县委、县政府在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筹措资金50多万元,老一辈水务人在北山荒山野岭,用双手开山、平地,建成了阳江第一个日供水量3000吨的自来水厂。从那一刻起,城区人民结束了几百年来靠肩挑手提、饮用不卫生井水、河水的历史。1989年,阳江建市仅一年,城市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加,漠江水厂一期日产6万吨工程竣工投产,大大加快我市自来水发展步伐。1991年初,全长12公里的对岸供水工程建成供水。同年11月,48公里长投资5000万元的江闸供水工程建成通水,这是当时粤西地区供水线路最长、受益群众最多的供水工程,解决了江闸沿线2万人的饮水问题。2015年4月,第二水厂10万吨(Ⅰ期)工程建成投产,实现了市域双水源点供水。同年,接管合山水厂。2016年3月,并购重组了双捷水厂。2019年4月,为解决阳东用水难问题,成功收购阳东越洋供水公司与供水有关主业资产,组建阳东漠江水务有限公司。
目前,阳江市水务集团供水能力已达45万立方/日(其中第一水厂供水能力26万吨/日;第二水厂现供水能力10万吨/日,远期设计规模为30万吨/日;阳东北惯水厂供水能力8万吨/日;阳东合山水厂供水能力1万吨/日),用户已超19万户,为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筑牢了水资源保障。
【聚焦中国水周 守护漠阳碧水】系列②——智慧水务管理 夯牢饮水安全
智慧化、信息化的供水服务,不仅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节水护水的有力法宝,更为市民“最后一公里”饮水安全夯牢保障。
阳江市区、阳东饮用水源分别来自漠阳江、那龙河。2014年阳江市水务集团组建以来,集团严格把守水质安全关,对水质检测监督实行班组检验、水厂化验室检验、水质检测公司检验三级化验管理制度,月监测项目达42项,包括浑浊度、PH值、色度、氨氮、氰化物、菌落总数、余氯等;每年两次送检106项,均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频率,依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水质检验,符合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常规水质指标检测要求,出厂水水质综合合格率100%,经省市有关部门多次检测合格。另外,集团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每年开展水质化验学习、安全生产培训与突发事故应急演练,增强水质安全底线思维,确保水质安全。
除了提升检测水质水平,阳江市水务集团对管道、阀门、水表管理采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在城市供水管网中装有多个压力监测点及分区流量计,通过物联网卡将数据发送回集团信息化中心,经后台处理后直观呈现在SCADA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管网的供水情况,合理调配机组,并且根据管网压力和流量的变化快速发现爆漏位置,及时维修,降低漏损。另外,通过人工勘测和现场定位,将供水管网信息整合到GIS管网地图,精准查询管道、户表和阀门等具体位置及其相关详细资料;通过GIS管网系统模拟现场关阀施工情况,查询受影响的用户,并发送短信告知。同时,实现了在GIS管网系统基础上巡航抄表、建立起了水力模型系统等,辅助供水调度、管网管理。通过智能信息化,实现了远程关闭供水阀门,停转水泵设施等自动化控制功能,最大程度保证居民饮水安全,更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图为:2020年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现场培训暨阳东公司北惯水厂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故应急演练)
(作者:张贤斐,工作单位:阳江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尤鱼桥头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