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企·红色基因 | 一座水厂,一段光辉岁月
南京市国有企业,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镌刻红色基因、牢铸红色根魂,历经百年发展,初心不改,历久弥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我们一起走进《南京国企•红色基因》系列故事,重温南京国资国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奋斗篇章,从中焕发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悠悠金陵,扬子江畔,坐落着南京北河口水厂,这是第一座完全由国人设计建造的、工艺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的水厂。这座水厂,书写了南京的供水史话,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砖瓦,都记载着让人难以忘怀的红色故事。红色基因融汇进南京水务发展的长河,在砥砺奋进的新时代里激荡着无穷的力量。
黎明前夕 “工人纠察队”机智护厂
1949年,面临崩溃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开始预谋退路。国民党当局一方面下令要求重要工厂人员、设备跟随国民党军队撤退,迁往台湾;另一方面,对不能搬走的工厂设备进行肆意破坏。北河口水厂也在此列。为保证供水不中断,保障全城老百姓的生活用水,自来水管理处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南京市中共地下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秘密发动职工成立“工人纠察队”,展开护厂斗争。水厂职工机智勇敢地同执行国民党反动政府搬迁计划的头目、宪警特务进行斗争,有的人拒绝填写搬迁志愿书,要求发放遣散费;有的人巧施计策,让被搬走的设备仅仅只是机器外壳;有的人互相配合不执行搬迁计划,让搬迁进度变得十分缓慢。水厂职工一边开展护厂斗争,保护国家人民财产,一边坚守自己的岗位,保证全城供水,直到4月23日南京解放。

“水厂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好好干!”
1949年4月28日,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由刘伯承、宋任穷分任正副主任,立即展开接管工作。水是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水厂的接管也是重中之重,军管会经过研究讨论,王嘉猷成为了他们心目中合适的人选。


很快,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宋任穷找来王嘉猷,对他说:“电厂、水厂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关键,领导对此十分重视,电厂一天都不能停,水厂更是一个小时都不能停!鲁平同志去接管电厂了,水厂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宋任穷脱下自己的军装和军帽递给王嘉猷,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

正邪较量 誓死捍卫人民的自来水
据老地下党员、原南京自来水公司总经理邵学炳先生生前回忆,解放初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失败,他们的残余势力不间断地对南京的重要城市设施进行野蛮的狂轰滥炸。北河口水厂作为当时全市唯一的一座自来水厂,自然没有幸免于难,水厂加氯间、清水池等供水设施被敌方B24轰炸机炸毁,敌机向北河口水厂附近投下炸弹30多枚,炸死1人、炸伤6人。面对严峻的形势,人民解放军特别增强了水厂附近的防空力量,安排了一个高炮连进驻在江心洲和清凉山。水厂内部则组织了警卫大队,分为3个班,昼夜巡逻、值勤、站岗,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不测。水厂的建筑物都涂上了伪装保护色,军代表王嘉猷的吉普车在保卫水厂的过程中更是留下了多处弹孔。

解放初期,南京自来水厂大门

沧桑巨变 书写新时代辉煌篇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新中国成立后,北河口水厂成为南京供水主力。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南京的供水事业欣欣向荣。1986年7月,北河口水厂实施60万立方米扩建工程,扩建工程于1997年完工,被列为当年南京市十件大事;2006年,水厂再次实施30万立方米扩建工程,工程完工后水厂供水能力达到120万立方米/日;2014年,水厂开始进行深度处理改造,进一步提升水质。目前,北河口水厂已经是南京最大的自来水厂,承担南京主城区一半以上的供水重任,水厂自来水深度处理率100%,实现全面优质供水。
从民国兴建之初日供水量仅1500立方米,到如今产能百万,优质供水的华丽转身,年近百岁的北河口水厂正在新时代焕发着勃勃生机。

如图 2019年北河口水厂
岁月无言,历史有证。北河口水厂是南京水务事业伴随新中国不断腾飞的缩影,历经了新中国成立前的艰难岁月,见证了新时代光辉下的国富民强。源远流长,百年流芳。一代代水务人将信仰的旗帜高高举过头顶,不屈无畏的精神在新时代薪火相传,书写着穿越时空的发展答卷。
内容来源:龙虎网记者 刘晓兰
图片来源:南京水务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