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水控集团收到一封特殊的手写信,打开一看...
近日,
珠海水控集团收到一封
来自高州平坑村的信。
信的作者是一位叫唐肖芳的孩子,
看到家乡在水控集团对口帮扶下
发生的变化,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
她把自己对水控集团的谢意和祝福,
凝聚在一笔一划中,
落在了信纸上。
自2016年珠海水控集团对口帮扶茂名高州市东岸镇的省定贫困村大双村和平坑村以来,全面落实了各项精准扶贫工作任务,两村完成相对贫困人口100%的退出工作、完成相对贫困村退出工作,7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落实了“应保尽保”。教育方面,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就学率达100%,补助率达100%,累计落实贫困学生教育补助363人次。
两村的所有村民饮水安全也有了保障。
基于出色的扶贫成效,水控集团被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2019年度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银杯奖。


“金杯银杯,
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展开这一封来自平坑村的信细细阅读,
扶贫干部梁永贵、谢崇锦、
刘国荣和黄洪波感慨万千,
那些在大双村、平坑村的日日夜夜,
都刻在了他们的生命里……
2020年11月18日,《南方日报》发表题为《星光不问赶路人!珠海水控集团扶贫工作队点亮扶贫路》的报道,记录了扶贫干部们在大双村、平坑村的日日夜夜,记录了艰苦与温情、付出与回报。
今天,
借着孩子这一封信,
我们一起回顾
星光不问赶路人!珠海水控集团扶贫工作队点亮扶贫路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对于第一批由珠海水控集团供水公司抽调到高州扶贫的党员梁永贵来说,在东岸镇大双村扎根已有三年时间,差不多也成了一个地道的高州人。
这三年来,他和刘国荣、黄洪波、谢崇锦这四位珠海水控集团供水公司的伙伴们分别驻点东岸镇大双村和平坑村,他们白天走村串户、用脚步丈量田间地头,晚上梳理贫困户情况,结合政策因户施策,制定脱贫计划。驻大双村第一书记刘国荣率领大双村党总支,组织40多名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党员干部结对60户贫困户142人全覆盖。

(▲扶贫干部们走访村子里的困难户)
“因为分居两地,照顾孩子的时间都没有。”黄洪波坦言。尽管如此,黄洪波对自己的选择从不言悔,更没有打过退堂鼓,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在大家的努力下,他们帮扶的大双村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42人),平坑村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42人),均开展种养产业扶贫,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今年年底脱贫任务完成已不成问题。脱贫致富领头雁
为贫困户解难题办实事
两年前,年轻的扶贫干部谢崇锦初到平坑村,一方面努力系统学习脱贫攻坚帮扶政策,另一方面走村入户,认准门、宣政策、聊实情、解困难,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摸清全村55户142人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信息。在每周的扶贫工作例会上提出集体研究,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户解难题、办实事,让他们真脱贫、稳脱贫。

(▲扶贫干部谢崇锦向贫困户宣传相关扶贫政策)
谢崇锦了解到村民桃正花的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只靠着政府低保金维持生活。谢崇锦亲自上门去为桃正花讲解产业扶贫政策,大力邀请她参与百香果种植项目。桃正花把握住珠海水控集团在平坑村开展种植百香果产业扶贫的机会,最初缺少技术果地难以处理,驻村干部就定期带领专家上门给她培训种植技术,会同结对党员一有空就去果地帮忙……当年桃正花纯收入就超过3万元,成功摆脱了贫困。这几年,桃正花不断扩大百香果种植规模,到2019年已将种植面积增加至6亩,现在正朝着富裕迈步前进。如今,这个曾经的贫困户脱贫后,看到村里建设基础设施需要资金,毫不犹豫拿出7000元。她说,饮水思源,村里有需要,她有能力就必须出一份力。

(▲培训专家正在为桃正花培训百香果种植技术)
桃正花的脱贫致富事迹深深影响并带动其他贫困户和村民,从思想上完成“让我富”到“我要富”的转变,大家的脱贫热情被激发。截至目前,全村贫困人口55户全部完成脱贫,村集体、村民种植百香果100多亩,百香果扶贫产业辐射带动了142名贫困户脱贫增收。授人以渔立机制
携手勤劳致富奔小康
大双村的贫困户莫琼,其丈夫在2019年因患鼻咽癌去世,常年靠做苦力维持生活。2019年10月的一天,莫琼打电话向村委求助,说两个儿女同时发高烧,情况十分紧急。
扶贫干部梁永贵第一时间将他们送到高州市人民医院,医生诊断出莫琼的两个儿女都患有地中海贫血,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驻村干部们先是为他们垫付了2000元医疗费,让其放心进行治疗。而后详细了解高州商业医疗保险相关规定,帮助其报销了80%的医疗费用,最后又通过珠海水控集团扶贫救助保险报销了剩余的医疗费用,为这个困难家庭妥善解决了燃眉之急。

(▲莫琼在自家百香果园干农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深入了解莫琼家庭状况后,在接下来三年产业扶贫帮扶中,驻村干部通过发放鸡苗、百香果、番薯种植,并邀请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让莫琼入股分红。从2016年,年收入4000元,到现在家庭收入15000元,莫琼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农业方面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这让她的生活有了极大的保障。桃正花和莫琼只是珠海水控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三年的一个缩影。郁郁葱葱的果园,朗朗读书声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楼房,每一处贫困户生活转变的背后,都是扶贫干部用无数心血在扶贫路上为他们点亮的一盏心灯。

(▲扶贫干部在贫困户的百香果园进行指导)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战不进则退。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还很繁重,还有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需要进一步细化帮扶措施,珠海水控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将仍继续与当地镇政府、村“两委”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南方日报》2020年11月18日报道)
作者:梁海宏、陈荷(部分素材来源于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