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南水记忆】南京的古井

发布日期:2021-02-08 来源:江苏水协
  
  在南京这座历经风雨沧桑的古城里,有山水城林的画卷,有虎踞龙盘的雄伟,有钟灵毓秀的环境,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更有天翻地覆的改变。有位名叫历史的“作家”,它默默地在书卷上记下了南京的过去,在这些书卷中,有一本的名字叫做《南水记忆》,它记载着南京水务集团历史上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同翻阅,思考,回忆那过往的岁月,倾听历史的声音。
  南水记忆
  南京的古井 
  上一期说到,南京为了缓解居民饮用水问题,开凿了6口自流井。可能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南京一个水资源如此丰富的城市会出现饮用水不够的情况呢?
  因为虽然长江自西向北从南京流过,南边又有秦淮河流入,水源丰富,但却混浊,不宜直接饮用。而地下水经过泥砂过滤,清凉纯净,所以自古以来南京人都掘井而饮。过去大户人家,必自院内掘井,街巷居民也必有共用水井。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无论城镇还是乡村,水井都是与南京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南京的古井。
  南京的古井不一般
  南京有2600年的历史,在我们的身边留下了许多的古井。
  人们心目中的井,一般是圆形井口加井栏。
  南京的井却不一般。有双眼井、三眼井、四眼井、四方井、六角井等。集庆路仙鹤街附近有一口特大古井,建于宋代,称为仓顶大井,该井上狭下广,井壁如墙,井内可容数十人,下有四尊铁铸金刚,手作擎天之柱,井台加井栏高达3米,是南京现存的最大古井。有的古井上还刻有井名、掘井年代和各种图案,供后人考证欣赏。
  著名的古井
  
  还阳井,位于清凉山公园内,掘于南唐朝代,水源充足,久旱不干。相传常饮用此井之水,有护发、健身作用。
  
  受降井,掘于抗战胜利之后。日军侵占南京后,在栖霞山一带大肆掠夺铁锰矿产资源。日本投降后栖霞寺内曾安置了1000多名日军战俘,为解决吃水问题,管理部门命令战俘在寺院门前挖了这口水井供他们自已饮用。人们给其取名为“受降井”,让后人不忘这段历史。
  
  四眼古井,位于汉中门广场边。有人说是明代建城门时用来“镇门”的,还有种说法认为该四眼井建于南唐,最初只有一眼单井,守城的官兵都用这井水,后来官兵增多,水不够用,又在旁边增挖了三眼井,就形成了南京城独一无二的四眼井了。
  
  乌衣井,位于秦淮河畔的乌衣巷内,为距今1700多年的东吴所掘。当时东吴士兵皆穿黑衣,他们掘井取水,巷与井皆因此得名。
  
  甘露井,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因水质清纯甘甜,被人誉为"甘露井"。1997年,雨花台风景区建甘露井亭于其上。亭呈八角,秀亭空透,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台城胭脂井,祯明三年,隋兵南下过江,攻占台城,陈后主闻兵至,与妃张丽华、孔贵嫔投此井,因称此井为辱井。后人为了记取陈后主亡国教训,遂在鸡笼山的法宝寺(今鸡鸣寺)侧立井,并刻辱井铭。有诗叹日:“可怜此井亦何辜,一辱至今不能洗。”
  
  凤凰古井,城南的弓箭坊3号曾有一口明代的凤凰古井。古井西南方向不远有座凤游寺,寺的毗邻有个凤凰台。相传古时天外飞来一对凤凰,先落在台上小憩,随后又到寺里游玩,还曾停落在这个井栏之上饮水解渴,凤凰古井由此得名。90年代新建弓箭坊小区,凤凰古井随之消失。
  
  应潮井,位于紫金山主峰永慕庐景区内,是梁武帝大同十二年(公元535年)所掘,有1400多年历史了。该井的水与江潮同涨落,故得名。
  
  六朝砖井,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碑亭巷路边,是南京目前唯一一处在原址展示的六朝砖井,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古井位于六朝台城(六朝皇宫)第三重宫城与第二重宫城之间,规格相当高,是六朝时期的皇宫御井。
  古井,既是人们的生活设施,也是一种历史遗迹,它哺育和滋润了多少代南京人,留下了大量感人至深的传说,积淀成为一种文化,值得我们铭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