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全面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清查饮水安全隐患症结
绥化市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优先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纳入解决群众“三最”问题整改清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深入供水厂、水源地、村屯和贫困户家中实地调研,察实情、摸底数、听意见,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对策措施,制定出台《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方案》,并多次采取调度会的形式强力推进。市、县(市、区)两级均成立了以党政正职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水利、卫生、环保等专业人员组成清查组,从工程建设、水质保障、水源地建设和保护、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全市8055个村屯供水情况、3037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拉网式检查,共清查出水源地建设保护不到位、埋深不足、水质不稳定、设备老旧管网跑冒滴漏、入户率低等5大类526项问题,为后续整改提供了精准靶向。
补齐饮水安全短板弱项
绥化市针对发现的问题,实施清单式整改,逐村逐屯逐户登记造册,逐个剖析原因、拿出对策,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不留死角。聚焦资金短缺这个首要“瓶颈”,采取市里向上争取一块、县(市、区)级自筹一块、规模建设再省一块的方式,先后投入资金3.96亿元用于专项建设。将全市饮水工程项目统一纳入政府采购招标平台,特别邀请村民参与工程监理,让资金和项目在群众监督下运行。成立5个督导检查组,采取现场查看、随机抽查、入户察访等方式进行核查,对整改进度迟缓、整改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限期改正,推动各地抢抓施工“黄金期”。目前,全市新建、改造饮水安全工程365处,新辟水源井279眼,安装供水设备210台套、净水设备160台套、消毒设备275台套,铺设管网4200千米,946个自然屯、46.7万人口从中受益,整体上消除了饮水安全的“沉疴痼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9.95%,饮水安全率达到100%。
构建饮水安全长效机制
绥化市克服以往“重建设、轻管理”的惯性思维,坚持做优工程质量、完善运行机制同步抓,推动饮水安全工程既有面子、更有里子,防止“留罗烂”“翻烧饼”。将农村饮水安全纳入县(市、区)级领导班子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和巡察工作重点,逐级压实政府主体责任、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督促1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机构,制定出台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和运行经费管理办法,明确产权归属、厘清部门责任,并将县级运行管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形成了有机构管理、有政策支持、有经费保障的饮水安全运行体系。
深入落实水源保护具体措施,对千人以上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落实属地责任,即时清理保护区内排污口、牲畜圈舍、垃圾堆等污染源。推动县(市、区)加强对村屯管水员的业务培训、检查考评,确保每名管水员都能按照操作规程养护设备、更换滤料,维护水质稳定。加大监督力度,在市、县(市、区)两级政府网站公布农村饮水安全责任单位、责任人,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对饮水安全问题进行实时动态管理,目前已及时受理并解决水质浑黄、供水不畅等问题11起。(记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