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政总院担纲百年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改造任务 - 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
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行业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快讯

保证水质 保全文物 | 上海市政总院担纲百年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改造任务

发布日期:2019-11-12 来源:上海市政总院
  在杨浦滨江,坐落着一座“英式城堡”
  它就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
  上海杨树浦水厂 



  从90年代起,
  上海市政总院陆续承担
  杨树浦水厂多次改造升级任务。
  今天,总院再次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肩负起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EPC总承包项目,
  为总院即将到来的65周年华诞
  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贺礼。
  上海杨树浦水厂始建于1883年,占地面积约18万㎡,目前日供水能力140万m³,是我国供水行业建厂最早、生产能力最大的现代化自来水厂。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08年的杨树浦水厂


  标志性烟囱保留至今
  既保证水质,也保全文物
  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原水取自长江青草沙水源地,按总体规模120万m³/d进行整体布局,工程包括新建84万m³/d深度处理系统和排泥水处理系统,并对现有设施设备进行改造。
  新建、改建过程中,如何在满足工艺的前提下,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保留,成了重中之重。为此,总院特地对整个水厂进行三维倾斜摄影,获取整个场地立体模型。每次向文保局汇报时,就展示水厂三维模型辅助讲解,不同角度可任意旋转、缩放,予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直观的展示让再专业的汇报也变得简单,再生涩的名词也变得形象。


  三维立体模型,真实触手可及

  项目前期策划时,总院确定了“水质保证、环境保护、运营保障、文物保全”的基本原则,具体实施时,则以“两个务必四个坚持”为工作准则:
  新增设施务必与历史风貌和谐统一、
  扩容改造务必与文物保护无缝衔接;
  坚持深度处理和常规处理协同发展、
  坚持工艺提质和供水安全统筹规划、
  坚持正向设计和信息模型水乳交融、
  坚持硬件更新和软件升级相辅相成。


  水厂内年龄最大的建筑物,现作为水质检测中心使用


  出水泵房,窗户上记录着它出生于1921年

  杨树浦水厂供应着杨浦、虹口、普陀、闸北、宝山等五区近200万市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厂区内既有生产设施与百年历史保护建筑纵横交错。在设计时,总院设计师们经常争的“面红耳赤”:工艺专业追求更高的水质、更低的能耗,建筑专业坚持对历史建筑的尊重和还原,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总院设计师们不断调整总体方案,尽可能让现代技术和历史沉淀完美融合。



  是技术迭代,也是工艺进步
  由于是原址改造,杨树浦水厂地下障碍物(老旧基础、水池池壁、围护及地下管线等)众多,许多现状水池外围还有一个更“老”的水池,且由于年代久远,结构型式、桩基型式,埋深、壁厚等具体情况不明,资料也不全。目前,可追溯最早的资料是1935年英国人的设计图纸。


  珍贵的设计图纸,1935年英国设计师手稿


  厂区内百年建筑随处可见

  由于水厂的构(建)筑物在使用、运行过程中,经历过多次改建、翻建和加固,许多当时的资料也都没有留下来。设计人员在总院、水厂和城乡档案馆等多处,尽一切能够收集的资料,甚至走访已经退休的老员工。图纸不清楚、现场与图纸不符的,就现场踏勘、测量,一次不行,就再来几次,反复验证,确保掌握第一手最准确的资料。


  故纸堆中求真知,踏破铁鞋寻确实

  可以说,本次水厂深度改造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个建(构)筑物的更新过程。现有厂区内的既有建(构)筑物紧邻,基坑周边情况复杂。总院根据基坑特性采用了拉森钢板桩、SMW工法桩、咬合桩、MJS止水帷幕……不同的基坑围护形式,基坑围护费用占到项目总投资的25%左右。

  如何实现技术上可靠性、经济上合理性和施工上可行性,总院多专业联动,项目经理提前介入,与设计师、造价师紧密配合,将各种可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找到与之最匹配的最佳施工方案。


  △ 上世纪,设计施工图全靠手工一笔一划绘制。


  △ 新世纪,图纸全面电子化,杨树浦水厂也打上中国设计师烙印。


  △ 信息时代,绘图软件高速发展,总院工程工艺的创新也同样未停步。


  英国吊机和旧出水管


  我们的吊机和新出水管
  杨树浦水厂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百年历史,总院有信心,有能力,秉承“国家队”“创新”“工匠”基因,让百年水厂重新焕发更加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Baidu
map